时下,中小学校已经开学,孩子们又一次走进课堂,享受快乐的求学时光。可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特殊儿童:他们如同折翼的天使,有腿,却迈不出稳健的步伐,有耳,却听不见动听的音乐;有嘴,却说不出多彩的梦想……进行及时有效的训练康复,帮助恢复或补偿功能,是他们奔向梦想的重要途径。 命运为他们关上了一扇门,社会则努力地在为他们打开一扇窗;他们正坐在特殊的教室里,享受特别的教育。 在幸福城堡沐浴阳光 色彩缤纷的卡通图案、五颜六色的训练器材、生动有趣的康复游戏……每一处都洋溢着童真、温馨的气息。初秋时节,记者在九江市阳光儿童康复训练服务中心看到,生活自理个训室、语训室、PT室、针灸室等一应俱全,康复师一刻不停地忙碌着,她们既是孩子们的“特教老师”,也是孩子们的“康复医生”,用爱心和耐心改善患儿的病情。 2013年底,乐乐(化名)被父母带到“阳光”接受康复训练,当时被诊断为智力障碍。将近10岁的他呈现行动呆板、胆小,语言能力较差,且有严重的自伤性行为,结果一年的训练,乐乐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能朗读整篇课文,可以做20以内的加减法,胆子也变大了,自伤性行为得到纠正,生活能完全自理。“看到孩子有这么大的变化,我们做父母的打心底高兴。”乐乐的父亲刘先生说。 受惠的不仅仅是乐乐。在这里,每天有近百名脑瘫患儿前来接受康复训练,康复师为脑瘫患儿提供PT训练、OT训练、感统训练、生活自理训练等专业课程,让孩子们从一言不发到开口说话、从不会爬、不会站到能站能立,智力水平得到发育,运动功能得到提高,生活实现自理。中心自2001年创办以来,累计接诊了超千人次,好转率达到80%以上,有近600余名患儿实现了回归社会的梦想。“当看到一个个孩子顺利康复可以离开中心了,这是我最开心的事,没有什么比这更让我有成就感。”谈起这些,该中心主任张华满是自豪。 和张华一样,舒志兰很早就从事残障患儿康复工作。早在1990年,市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就正式成立;2005年,更名为九江虹康残疾儿童康复学校。舒志兰学的是幼儿教育,她发挥自身特长,从残联工作延伸到特殊教育领域,一直担任“虹康”校长。舒志兰对孩子视如己出,一次,患儿佳佳(化名)连续两三天便秘,肚子胀得难受。见此情景,舒志兰硬是用手帮佳佳扣出大便,在场的陪读家长看到后感动不已。 20多年的坚守,舒志兰和她的团队始终永葆初心,精心为听障儿童及各类言语障碍的儿童及家庭提供康复训练和指导,打造听障儿童听力、言语康复训练的专业机构,至今共康复培训聋儿300多名。2009年,舒志兰的女儿接手虹康,当起了名副其实的“孩子王”;母女爱心接力,都把青春献给特殊教育事业。 在九江心语心特殊教育培训学校的一间教室里,2岁多的浩浩正和小伙伴们开心地做着小游戏。这是一所为孤独症儿童和家庭服务的专业机构,家住瑞昌市的浩浩就是一名孤独症儿童,今年3月,他来到“心语心”和一帮“星星的孩子”在一起,开启了一段快乐的时光。“我小孩比同龄孩子矮,语言和行动能力和其他孩子相比也有很大差距,刚开始我以为他只是发育比较晚,后来才知道是孤独症,当时特别绝望。”浩浩的妈妈说:“小孩得了孤独症,对我以及整个家庭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浩浩在这里能接受到专业的康复训练,看到一天天地好起来,还会叫爸爸妈妈了,这让我增添了几分生活的信心。” 学校创办人张卓既是校长也是家长,他的儿子也是一名自闭症患儿。为了照顾像儿子一样的自闭症患儿,对他们进行干预、训练,张卓和全国20多位“孤独症”儿童家长走到了一起,于2004年正式成立“心语心”。经过10多年的努力,“心语心”已成为中残联全国孤独症儿童“七彩梦”康复救助项目50家定点执行机构之一、省残联孤独症儿童康复定点机构等,让众多自闭症儿童在家门口也能得到正规、专业的康复训练。 期待社会共同关注 残疾儿童孤残儿童是社会上最弱势的群体,他们就像一棵小草,需要全社会的爱心呵护。“一路走来,‘虹康’得到很多爱心人士的关心和帮助,九江学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的青年志愿者经常来我们这开展爱心服务,一些爱心企业也很多爱心支持。”说起这些,舒志兰颇感欣慰。 长期从事残疾患儿康复工作,张华和舒志兰、张卓都有同样的感受:残疾儿童发病率呈上涨趋势,残疾儿童康复最要紧的是要突出一个“早”字,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感觉这几年脑瘫儿童越来越多,由于受场地、师资等方面的影响,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完全满足所有残疾患儿家庭的申请,”张华说:“接受康复训练,年龄越小越好。如果脑瘫患儿出生3个月以内就开始接受早期干预,康复率非常高几乎能达到百分之百,但很多家长并不了解这些,往往会错过康复的最佳时期。” 在张卓看来,残疾患儿的康复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尤其是患儿家庭的积极配合。“我们在教学中不仅在训练孩子,也在训练孩子家长,引导他们积极面对现实、走出自卑阴影,让他们学会干预、参与干预,提高培训自己小孩的能力。同时,残疾儿童需要全社会的包容与支持,我希望大家对他们能多一份关爱,做到不歧视、不排斥,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张卓如是说。 |
广告服务|小黑屋|手机客户端|手机版|Archiver|九江九聚网 ( 赣ICP备14005607号-2 )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GMT+8, 2025-7-17 09:33 , Processed in 0.066569 second(s), 16 queries .
广告服务|小黑屋|手机客户端|手机版|Archiver|九江九聚网 ( 赣ICP备14005607号-2 )
GMT+8, 2025-7-17 09:33 , Processed in 0.06660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