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九聚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九江九聚网 首页 九江资讯 查看内容

九江:“家门口”也有很多美丽的遇见

2016-10-8 09:29| 发布者: 欧婷| 查看: 429| 评论: 0|来自: 浔阳晚报

摘要: 近郊饱眼福 街头沾喜气 忙着赴喜宴“家门口”也有很多美丽的遇见“十一”长假,有人出去游玩、有人走亲访友、也有人参加聚会,或是逛街。与往年一样,国庆节变成“国庆结”,不少结婚的人选择在国庆假期结婚。“十一 ...

近郊饱眼福 街头沾喜气 忙着赴喜宴

“家门口”也有很多美丽的遇见

“十一”长假,有人出去游玩、有人走亲访友、也有人参加聚会,或是逛街。与往年一样,国庆节变成“国庆结”,不少结婚的人选择在国庆假期结婚。“十一”长假,有接亲的人、参加婚礼的人、参加聚会的人、带孩子逛街的人……无不让街道充斥着热闹和欢庆的氛围。

远游累,在家享受假期也不错

“去年‘十一’,和丈夫、孩子一起去北京玩,因为行程紧、人多,所以玩得不尽兴,感觉时间都花在路上,而且很累。”市民刘女士说。记者走访发现,有市民表示曾在“十一”期间外出游玩过,但游玩归来后比较累。因为游玩回来很疲倦,算不上真正享受假期,很多市民今年“学乖了”,选择在市区,如八里湖海韵沙滩、玻璃栈道、九方购物中心等地玩,或是参加一些亲子互动项目。记者在市区的景区和各大商场看到,到处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除带孩子市区游和参加亲子互动项目外,还有不少市民选择在长假期间和三五闺蜜小聚。“这几天,我们大学宿舍几个姐妹聚了下,毕业以后几年没见,大家玩得挺疯。”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她曾在九江学院读大学,这次室友回到学校,她作为本地人,应尽地主之谊款待大家。

记者沿街采访,不少市民表示,国庆长假期间,无论是去外地还是在本地,外出的人都挺多。像张女士这种情况的市民有不少,不少市民与亲朋好友趁假期欢聚一堂,吃饭唱歌,喝酒聊天,玩至天亮,意犹未尽。

婚礼多,“整座城市都在结婚”

10月2日上午,记者在德化路一处看到一排车停在路边,似乎是去接亲。记者一路跟到附近小区,发现车被堵住。原来,当天来该小区接亲的不止一家。该小区的电子显示牌打出对新人的祝词和恭祝乔迁之喜的贺词。记者粗略数了数,当天该小区有3对新人要举办婚礼,乔迁的有2家。连日来,记者发现,不少闹市区都有婚车的踪影,国庆期间,街头婚庆氛围十分浓烈。但是,每天结婚的人太多,车队不止一支,开车出门的市民也不在少数,路上堵车在所难免。

10月3日,一对新人在妙音素食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汉式婚礼,吸引了众人关注。

当天婚礼现场,铺着红地毯,挂起红灯笼。喜堂内立着古式木雕油灯,满是浓浓的喜庆。“吉日逢良辰,新人喜联姻。”当古典乐声响起,提着灯笼的“侍女”引路,在司仪浑厚庄重的朗声中,一对身着汉服的新人向宾客们走来。新娘红衣金钗,新郎束发方冠。随着交拜礼、对席礼、沃盥礼、同牢礼、合卺礼、解缨结发礼、执手礼等汉代古礼依次进行,身着汉服的新人在礼乐声中也作出庄重的婚姻承诺。在优雅的古琴声中、在新人的引领下,现场宾朋都玩了一把“穿越”。

新娘毛小姐告诉记者,她从事教育工作,一直爱好传统文化,希望能办一场中式婚礼。最后,她选择了汉式婚礼。

“我觉得传统的结发礼、合卺礼更能加深印象,促进夫妻感情。”毛小姐说,“传统的汉式婚礼,既不失西式婚礼的浪漫,又能印证新人之间坚贞、深沉的情感,更能同我们自身的民族身份和文化传统相匹配。而且,在人生最重要的仪式上,身穿本民族的传统服装,举行传统仪式,有着无法替代的神圣意义。也让自己的婚礼更难忘更有意义。”

据悉,为筹备此次婚礼,毛小姐花费了不少心思,前后准备了3个多月。为了让婚礼有穿越到汉朝的感觉,她找到南昌一家专业的古典礼仪公司,按照汉代的风格,提前布置婚礼现场。

国庆假期期间,浔城满是喜庆的氛围。“这个假期,哪都没去,就来九江当伴郎了。”谈及“十一”长假如何度过,小李说。据了解,小李不是九江人,自己在家里休息了3天,就来九江参加大学好朋友的婚礼,并担任伴郎。他在接亲的时候,感受到了九江的热闹气氛。在谈话中,小李问记者,“九江是不是整座城市都在结婚?”其实,并非只有九江这样,按不少新人的话来说,这也是无奈之举。“国庆长假,亲戚朋友都有时间,而且现在婚假变短了,连着国庆节,不仅喜庆还热闹。”刚刚举行完婚礼的黄女士说。

“十一”期间,婚庆市场火爆,各大婚庆公司、婚纱影楼、酒店喜宴预订排满,每日生意红火,商家喜笑颜开。对于很多在“十一”期间举办婚礼的新人而言,无疑是幸福的;然而,“十一”请帖却愁坏了不少市民。“在距离长假还有几天的时间里,就收到3份请帖,有同事的也有朋友的。”林先生说,原本他打算去探访亲友,可是长假期间只能赶场参加婚礼,不仅疲劳、而且礼金太多,假期过得非常无奈。近年来,我国各地各种礼金飞速增长,几年间翻了三四番。今年50岁的赵先生告诉记者,以前参加婚礼时,礼金200元左右。现在过了短短几年,关系好的朋友的孩子结婚,200元已经拿不出手,起步就要600元。“一到过年过节,就怕收到请帖,少的几百元、多则上千元,我工资才3000多元。”市民王小姐说,假期她参加了4个朋友的婚礼,本想利用长假好好休息的想法也无法实现,隔一天就需要参加一次婚礼,每天就忙于参加婚礼。“每年到长假期间都是这样,别人是玩得累,我是参加婚礼累。”赵先生说。

别开生面的传统汉式婚礼。


广告服务|小黑屋|手机客户端|手机版|Archiver|九江九聚网 ( 赣ICP备14005607号-2 )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GMT+8, 2025-7-5 14:24 , Processed in 0.063812 second(s), 16 queries .

赣公网安备 36040202000101号

广告服务|小黑屋|手机客户端|手机版|Archiver|九江九聚网 ( 赣ICP备14005607号-2 )

GMT+8, 2025-7-5 14:24 , Processed in 0.06385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