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九聚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九江九聚网 首页 九江资讯 查看内容

浔阳城外觅箫声

2016-10-17 11:08| 发布者: 欧婷| 查看: 733| 评论: 0|来自: 浔阳晚报

摘要: 穿过庐山脚下威家镇附近的一片竹林,顿觉豁然开朗,桂花树旁几栋民宅跃然纸上,房前几畦菜地长势正好,远处的庐山层峦叠嶂,这便是黄晓峰为工作室“箫一堂”觅得的新址。10月10日,记者在“箫一堂”初见着长衫、布鞋 ...

穿过庐山脚下威家镇附近的一片竹林,顿觉豁然开朗,桂花树旁几栋民宅跃然纸上,房前几畦菜地长势正好,远处的庐山层峦叠嶂,这便是黄晓峰为工作室“箫一堂”觅得的新址。10月10日,记者在“箫一堂”初见着长衫、布鞋的黄晓峰,清瘦中透出几分坚毅。

开启音乐之旅

12岁那年,朋友送他一把吉他,在当时这可是比较流行的乐器,由此开启了他的音乐之旅。工作后,他在一家企业从事企业文化宣传工作,接触了第二种乐器——萨克斯。这门来自西洋的浪漫乐器,音色上富有戏剧性,节奏上变化无穷,深沉而平静,轻柔而忧伤,倾注了他不少饱满思绪。日沉月升,光阴荏苒,黄晓峰的学习越发有劲头,音乐不再是游于艺的消遣,而是发自生命的热爱,可以作为事业毕生追求。在练习吹奏的过程中,他觉得如果要深入乐器的内核,为音乐安放一个飞翔的翅膀,那就要全方位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1997年,他前往上海音乐学院进修,专门学习管乐演奏和音乐理论。1999年,黄晓峰从外地调到九江工作。这期间,他开始了少年儿童的音乐教育与培训,对音乐有了更进一步的探索。2008年,一次出差,黄晓峰在北京有幸遇到不少传统音乐的老师,耳濡目染中,他得到了很大的启发:要从喧嚣的商业运作中突围,提高艺术造诣,那就要修身养性,让音乐进入生命的内核。

找到心灵的契合

北京之行,让黄晓峰恍若找到契合心灵的知音。之前他有家广告策划公司,用一周时间处理完公司设备,上山采竹几千枝,干这些“游手好闲”的事情。其实,黄晓峰内心追求的是一种安静的慢生活,只有舍去浮躁,方能细细品味。在这之后,他开始学习古筝、箫、尺八、埙等传统器乐。古老的器乐,质朴的曲调,寄托着宁静又悠远的遐思。

尺八是一种类似于箫的竹制管乐器,以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发源于东汉时期的中国,隋唐时成为主要的宫廷乐器,宋朝时由遣唐使传入日本。之后,由于宋朝的社会动荡和元朝少数民族统治中原造成的文化断层,使得尺八在中国渐渐失传,在日本却广为流传。黄晓峰师从日本尺八演奏流派之一“明暗对山流”的第四代传人——冢本松韵。“道场上,一切事情礼仪先行,首先就是要做到敬器,包括如何拿起,不用时如何放置,非常有讲究。”初次见面,教学中的严格礼法和教学秩序,便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黄晓峰介绍,尺八也是竹制,外切口,前四后一五孔,其音色苍凉辽阔,一派空灵、恬静的意境。尺八比箫难吹,属于天籁之音,结合天地间大自然万物,苍浑雄厚。将尺八吹奏融入修禅,称为吹禅。尺八是法器而不是乐器,吹尺八的人也不是演奏家,而是修行的行者。

不知不觉中,黄晓峰从少年时弹吉他、吹萨克斯,到如今抚琴吹箫,痴迷传统乐器,他与音乐已经相濡以沫30多年。用俗世的眼光看,黄晓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点不务正业,可是要展现销声匿迹近千年的尺八魅力,需要的也往往是他这样的人。否则,一个心浮气躁,追求大众意义上成功的人,如何能耐得住寂寞和坚守。

制箫与慢生活

黄晓峰不仅爱箫、吹箫,也善制箫,他还结识了很多有名的大师,与他们交流制作乐器的经验。2014年7月,他特意去北京拜访了尺八演奏家张听老师,之后又造访了重庆的易佳林老师。箫是依靠竹子的自然机理而单独制成的乐器。因而,竹子的选择对箫的品质至关重要,音质优劣,与选用的竹材和制作关系很大。制箫多以桂竹、紫竹为主,要选用冬至到春分期间采伐的竹子,以生长期在三年以上的老竹为佳。每年冬至以后,空气干冷、虫害较少,黄晓峰便上山选竹材,足迹遍及九江的幕阜山、九岭山、庐山等地。为了选择更好的竹材,他还经常前往“紫竹之乡”安徽广德、福建德化等地。秋冬时节到深山老林中觅竹,一趟都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在旁人看来是一件辛苦的事,可黄晓峰却乐在其中,品着山间土菜,与农家大哥把酒言欢。在寻找竹材的路上,他通常是一车一人一箫,宛如小说中持箫仗剑走天涯的侠客。

竹材砍回来后还要存放两三年自然干燥后方可制作,如今在黄晓峰的工作室里,存放了几千根竹材,最多时竟存放过上万根。黄晓峰制箫要契合天气和心情,前期的阴雨天、台风天气不断,虽然前期全国各地的箫友陆续订了30多支箫,但是他不急于制作。国庆节后天气晴好,收拾好假期的倦懒心情,他便开始点火烘竹。记者见到黄晓峰时,他正手持一根竹材在炉火上慢烤,把有弯曲的竹材矫直。一支箫的制作有几十道工序,矫直、开孔、开吹口、定音、开音口、校音、抛光等,除了要借助钻台打孔,其他的工序都是要靠黄晓峰手工完成。制作最重要的就是校音,必须了解每根竹材的特性,竹子不同,音色也会不一样,同时还要根据箫友的身高、手指长度、正反手、个人喜好进行不断调整。记者采访时,发现黄晓峰的手指关节比常人略粗,他说,每当制作时,竹孔、竹节之间操作空间很小,要使用暗劲小心翼翼地操作。一根竹材,在他手中魔术般变幻,刻诗铭文,行草隶篆,起承转合笔意贯通一挥而就,阴刻阳雕流畅古雅,全凭心眼手灵犀专注。黄晓峰用心将那份空灵、纯净揉进制箫之中,虽远离大都市的喧嚣,他却在全国箫友圈内声名鹊起。

他热爱音乐,又时常游离音乐之外,广交书画、茶道、香道、收藏界的朋友,各种雅集、雅聚活动中,时常能看到他的身影。在“箫一堂”的二楼,他还特别辟出一间音乐道场,正中悬挂着一幅字画,书写着明暗对山流的修行准则:“一吹为断一切恶,二吹为修一切善,三吹为度诸众生,皆成共佛道。”这里也是朋友们的雅集之所。黄晓峰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知晓、传承这些古乐器,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只要是对古乐感兴趣,他都倾囊相授,让传统逐渐再次成为时尚是他的愿望。

吹箫。

选材。

制箫。


广告服务|小黑屋|手机客户端|手机版|Archiver|九江九聚网 ( 赣ICP备14005607号-2 )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GMT+8, 2025-7-6 03:09 , Processed in 0.066025 second(s), 16 queries .

赣公网安备 36040202000101号

广告服务|小黑屋|手机客户端|手机版|Archiver|九江九聚网 ( 赣ICP备14005607号-2 )

GMT+8, 2025-7-6 03:09 , Processed in 0.0660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