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县博物馆:将从修复、保护方面进行指导 在都昌县春桥乡,有一栋古天井老宅,老宅不仅建筑古老奇特,里面还保存着一些木制品、瓷器等老物品。随着年代久远,老宅有些不堪重负,濒临倒塌,楼顶有些漏雨,一侧的墙壁也有些坍塌。为保护这座古宅,黄先生和他的三位兄弟自发凑了20万元,按照“修旧如旧”的宗旨,对老宅进行重新维修。 四兄弟重修老宅 据老宅的主人之一黄先生介绍,老宅是他们村建村后的第二间房子,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一直见证着他们村落迁移到当地的发展,他与村民们对老宅都非常有感情。 “我家兄弟四人,平时只有我在老家,其他三兄弟均在外工作,但对老宅都有感情。看到它的情况比较差,所以在2015年,我们兄弟四个每人出了5万元,对老宅进行维修保护。”黄先生告诉浔阳晚报记者,目前他们已经将老宅部分坍塌的墙壁重新修补,把楼顶上漏雨的瓦也处理了,下一步将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对老宅内的物品进行油漆修复。 在黄先生的老宅内,很多结构都是木制的,大门两边各有楼梯上下,横梁上有雕刻,楼上过道及古窗户更是独具特色,而且还有许多木制的书箱、衣柜等家具以及一些瓷器等摆设。 “这些都是老宅里的摆设,我们也不知道有多少年了,但我们兄弟四个也商量了一下,不管这些物品的价值如何,都会把它们保护起来,毕竟是祖上传下来的。”黄先生说,他们肯定不会出售这些物品,只是希望能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对这些东西进行保护,因为他们并不专业,担心在修复过程中会对这些物品造成损害。 保护老宅遇到难题 专业性不够是黄先生兄弟几人在对老宅及内部物品进行保护时遇到的第一个困难,为此,在经历了一年多的修复工作后,他们停止了原本应该刷油漆的程序,因为他们担心乡下的油漆工会对这些物品造成损害,而除此之外,安保工作也成为黄先生的一块“心病”。 “自从这件事情传出去之后,最近几天,我通过监控发现几个形迹可疑的陌生人。他们不停地围着老宅转,我担心他们可能会做什么。”黄先生说,如今他不敢离老宅太远,唯恐老宅里的物品遭到盗窃。 面对这些困难,黄先生希望都昌县文物部门能够对他们进行指导,在他们的指导下继续完成老宅的修复工作。“毕竟是专业人士,也比较有经验,他们说该怎么保护,我们就怎么保护,这样我们就可以尽快完成老宅的修复及保护工作。” 对于黄先生的期望,记者采访了都昌县博物馆一位詹姓馆长。据他介绍,他们目前还没有记录黄先生家的老宅,也未对其挂牌,所以基本可以判断,黄先生家的老宅并不属于“县保单位”,而只是单纯的私人民宅。 “黄先生家的老宅里,物品到底算不算文物,这需要上级部门的鉴定,但即使不算文物肯定也是民俗物品。可这个并不属于我们县保单位,所以保护工作只能依靠黄先生自己,这也算是他私人收藏的需要。”詹姓馆长说,出于对这些物品的保护及黄先生保护历史物品的精神,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愿意从修复、保护方面进行指导。 经过初步维修的黄先生家老宅前堂。 |
广告服务|小黑屋|手机客户端|手机版|Archiver|九江九聚网 ( 赣ICP备14005607号-2 )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GMT+8, 2025-7-6 04:25 , Processed in 0.064738 second(s), 16 queries .
广告服务|小黑屋|手机客户端|手机版|Archiver|九江九聚网 ( 赣ICP备14005607号-2 )
GMT+8, 2025-7-6 04:25 , Processed in 0.0647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