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不少人的朋友圈都在为一则网络众筹事件闹得不可开交:因为女儿身患重病,深圳的罗先生在微信上发文求助,前后共计收到“赞赏”款200多万,网友们纷纷祈福祝愿。然而事情没有持续多久,又有网友爆料罗先生经济状况良好,名下有“三套房”,是若干个公司的股东,剧情的反转让许多网友感到愤怒,一时间网络众筹引发巨大争议。今后遇到网络众筹到底该不该相信,成了许多人心中的“疙瘩”,然而就在大家纠结的同时,瑞昌市一个普通家庭却主动将众筹来却没用上的善款转捐给了当地红十字会,希望爱心得到延续…… 1 众筹资金用不上后立即转捐 11月19日,一篇名为《一个小学生泣不成声的呼唤》的文章出现在瑞昌当地一些论坛及公众号中。这篇文章讲述了小学生小浩(化名)的父亲遭遇了一场车祸,重伤躺在医院里,肇事司机仅支付了一万多元的药费,家人想尽办法凑钱为其治病,但杯水车薪,小浩的父亲依旧面临停药的危险,最后小浩与家人选择在网上进行医疗众筹,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帮助。 该文发出后,该事件吸引了许多瑞昌爱心人士的关注,一天多的时间筹集到1.5万元善款。但后来还有爱心人士准备捐款的时候,捐款平台却关闭了,小浩家人表示,肇事司机已经赶到医院支付了医疗费,先前获得的爱心捐款已经转捐给红十字会,他对各位爱心人士表示感谢。 昨日,浔阳晚报记者联系上了小浩的家人。据小浩的姐姐介绍,父亲出事后,全家人非常担心,为了给父亲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可是治疗费仍然不够,所以想到了网络众筹这一做法。 “帖子发出去没有多久,就有很多爱心人士给我们捐款,很快拿到了1.5万元善款,这让我们非常感动,太感谢他们了。”小浩的姐姐说,拿到善款的当天,肇事司机也赶到了医院,并支付了父亲的医疗费用。 父亲的医疗费得到保障,那么先前众筹的善款该如何处理?小浩的家人商量后,最终决定将1.5万元转捐给当地的红十字会。 “这是爱心人士对我们的帮助,同时也是社会的善意,我们不能辜负,既然已经用不上这笔钱,我们就想把它捐给红十字会,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让爱心得到延续。”小浩的姐姐表示,由于病情过重,父亲已经去世,但他们一家人还是非常感谢那些帮助过他们的人,希望他们幸福安康。 2 律师:网络众筹一定要保持警惕 深圳罗先生的做法让人愤怒,小浩一家的做法又让人感到欣慰,面对朋友圈中经常出现的各类求助、募捐信息,市民或许会非常纠结,事情到底是真是假,该不该捐?因为确实有很多无助的家庭通过网络众筹平台看到希望,但也有些人借此“骗钱”,那么网络众筹真的合法吗? 据了解,网络众筹平台通常要求求助者如实填写相关资料、目标金额等信息,并上传图片,经过审核后,才可发起筹款。而且还专门设置了举报功能,帮助网友甄别信息真伪。如在约定时间内完成目标金额,求助者便可提现。通常平台会抽取筹款金额的1.5%至2%作为服务费。如筹款失败,系统会自动将钱款退回到捐款人支付渠道。若超过规定金额便自动停止筹款。 “今年9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对公开募捐以及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等行为,进行了详细说明,但这种形式的公益众筹应该属于‘个人救助’,并不在《慈善法》的管理范围之内,所以不能说这种行为不合法。”相关律师表示,但个人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则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甚至可能涉嫌诈骗罪。 求助者既然通过众筹平台发布了信息,平台应首先负起信息的审核责任,同时相关部门应及时出台配套的监管法规。在这位律师看来,网络众筹爱心款是基于互联网而生的公益众筹新形式,出发点是好的,对于确实需要帮助的人来说,有可行之处,但也不乏不法分子浑水摸鱼,因此市民一定要仔细查看求助信息,最好进行求证之后再进行捐赠,避免上当受骗。“相关部门确实应该尽快出台相关的监管法规,不要让‘该不该扶老人成为一种纠结’的现象再次发生,让那些原本能借此获得希望的家庭失去机会。” |
广告服务|小黑屋|手机客户端|手机版|Archiver|九江九聚网 ( 赣ICP备14005607号-2 )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GMT+8, 2025-7-8 11:52 , Processed in 0.082903 second(s), 16 queries .
广告服务|小黑屋|手机客户端|手机版|Archiver|九江九聚网 ( 赣ICP备14005607号-2 )
GMT+8, 2025-7-8 11:52 , Processed in 0.0829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