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日益发达,手机支付越来越普遍,人们出门已不用再为找零钱而烦恼了。如今,买个早餐、打个车、购物,都能扫二维码支付,不少人调侃,无现金时代已经来临,很多年轻人也已经习惯“码上支付”,可是近日浔阳晚报记者调查发现,因年龄差异而不同,中老年人虽也使用微信,但用于码上支付的并不多。 前些日子,市民徐先生汽车轮胎因故爆胎,无奈之下,他只好将车开至前进东路附近一修车行进行补胎。“平时出门买东西都是用手机支付,当天身上也没带钱,帮我修补轮胎的是一位老大爷,修好后,要30元,我提出用手机支付给他,谁知道他死活不同意。”徐先生说,“老大爷和我说他不会弄手机,一定要给现金。”无奈之下,徐先生只好开车带着修车大爷找到一家银行,提钱给修车大爷。和徐先生有相似遭遇的黄女士告诉浔阳晚报记者,17日早上出门买菜,只顾着拿手机,忘记带钱,结果挑好了菜,没钱付款。“我提出用手机付钱,可是卖菜的不同意,没办法,我只好把菜放下,回家拿了钱再来买。”黄女士说,现在手机支付越来越方便,可是很多老年人却不待见,“我父亲今年63岁,虽然他也玩手机微信,但是出门从来都是现金消费,用他们的话说,摸到现金心里才踏实。” 浔阳晚报记者在随机采访中了解到,不少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虽然都在使用微信,但其主要用于聊天,开通微信支付功能的少之又少,大多数中老年人的手机中也并未安装支付宝软件。相比之下,他们更习惯使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现金。 “平时也会上淘宝看看东西,但从来没有自己买过,都是让女儿帮忙买。”56岁的吴阿姨说道,“我手机里也没有支付宝软件,女儿怕我不会用,绑定了银行卡不安全。”59岁的李阿姨是农贸市场的摊主,半个月前,在儿子帮助下,她的摊位也开通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功能。她告诉浔阳晚报记者,自己有两部手机,一部智能机,一部老年机,平常她更喜欢用老年机,智能机主要方便消费者手机支付。“我还不大会用手机支付,现在使用的智能手机绑定的都是我儿子的微信号,每次有人付钱,都会有提示音,提示对方付了多少钱。说实在,手机支付太麻烦了,不如现金来得方便。”像李阿姨这样的摊主并不是少数。浔阳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些上了年纪的市民,很少使用手机支付,他们中不少人表示,依然喜欢现金消费。 “就算以后手机支付成为主流,总还有地方需要使用现金消费。”采访中,不少中老年人表示,手机支付由于需要绑定银行卡,存在一定安全问题,现金消费则更简单方便。 |
广告服务|小黑屋|手机客户端|手机版|Archiver|九江九聚网 ( 赣ICP备14005607号-2 )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GMT+8, 2025-7-9 11:02 , Processed in 0.064218 second(s), 16 queries .
广告服务|小黑屋|手机客户端|手机版|Archiver|九江九聚网 ( 赣ICP备14005607号-2 )
GMT+8, 2025-7-9 11:02 , Processed in 0.0642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