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陆上走到水上漂、从七八个人到专业巡护队,九江有个民间江豚保护团队 8月19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公益环保志愿者以及湖南洞庭湖、湖北嘉鱼县、江西余干县的民间保护江豚志愿者们齐聚九江,就如何持续性地开展江豚保护工作“论剑”,共商保护大计。 去年,从小在洞庭湖边长大的湖南女孩蒋忆,单枪匹马到九江开展江豚保护工作。让大家欣喜的是,经过一年多的风雨征程和不懈努力,参与九江保护江豚的志愿者越来越多,队伍也越来越壮大,虽然保护江豚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但志愿者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着…… 风里来雨里去只为留住“微笑天使”的微笑 保护江豚,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江豚生活在水中,极其灵巧,如何有效地保护它,让它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好,预防和减少死亡事故的发生,蒋忆和九江从事环保的志愿者们一起,开始了艰难的巡护。刚开始没有渔船,无法到湖中、江面巡湖并观察记录江豚,大家只靠双脚在湖边、江岸步行,一天最多的时候步行20多公里,经过数个月的持续努力,他们画出了长江、鄱阳湖江豚分布图。他们说:“为了留住‘微笑天使’的微笑,苦点累点也值了。” 经过一年多持续不懈努力,变化在身边悄然发生。在农业部等政府部门以及宁波镇海区青朴公益组织等关心支持下,在沿湖渔民的帮助下,志愿者们争取到了少量的经费补贴,现在巡护也有了渔船,可以到湖上,江面近距离观察并记录江豚了。 据了解,保护江豚,最难做的工作是与水中的各种拉网、围网、电网、迷魂阵等非法捕捞行动作斗争。这些层出不穷的水中渔网、电捕鱼、迷魂阵等捕捞设施,可以说是江豚的天敌,江豚一旦误入其中必死无疑。 浔阳晚报记者获悉,目前除了九江市区有一支由志愿者组成的护豚队以外,都昌、湖口、彭泽三地沿长江、鄱阳湖水域的三县,也都成立了保护江豚的志愿者队伍。去年10月,一头幼小江豚在鄱阳湖水域陷入围网之中挣扎,被都昌巡护队发现并向渔政部门举报,成功将那头小江豚从渔网中解救出来。 据统计,一年多来,志愿者们在长江、鄱阳湖巡护江豚124次,发现江豚698头次,发现4头死亡江豚并记录处理。发现电捕鱼船20次、发现迷魂阵22次、发现绝户网5次、发现滚钩5次、禁渔期共发现捕鱼船36只,均向渔政部门进行了举报。 守护江豚栖息地转产渔民也在行动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选择了保护江豚的志愿者工作,再苦再累也要走下去,因为保护江豚的栖息环境,也是保护我们的生活家园”。九江志愿者桑海建在接受浔阳晚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浔阳晚报记者获悉,在积极筹集资金之后,九江护豚队计划下一步筹建江豚急救中心,在湖口鞋山、都昌朱袍山两地建立江豚保护站。除了志愿者们在保护江豚工作中持续发力外,一批转产渔民也放下渔网,投身到专业保护江豚的公益行动中。 今年64岁的张传国原是湖口县双钟水产场的老渔民,他捕了30多年的鱼,现在感觉到鱼越来越少,越来越难捕了。在农业部、渔业部门的政策鼓励下,张传国转产,由渔民顺利转为专业护渔员,现在他每天出船不是捕鱼,而是发现有非法捕捞等行为,就及时举报。同时他还是一名护豚员,每次巡湖发现江豚,认真记录下发现江豚的地点,江豚出水次数、头数等。今年5月份,他在长江八里江巡护时,发现了一个江豚种群在江面活动,至少有20多头江豚在水中欢快地戏水。6月,他又在靠近新港的棉洲水域发现了一个江豚的种群在活动。 据了解,张传国每个月巡护20趟次,每次在江中巡护30多公里的路程,从以前不懂观察记录到现在娴熟地记录江豚的一举一动。他说:“以前不觉得江豚那么可爱,经过多次培训认识了它之后,又看到小精灵就生活在长江里,我们能为保护它出一份力,值得!” 来源:浔阳晚报 |
广告服务|小黑屋|手机客户端|手机版|Archiver|九江九聚网 ( 赣ICP备14005607号-2 )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GMT+8, 2025-7-10 01:54 , Processed in 0.062793 second(s), 16 queries .
广告服务|小黑屋|手机客户端|手机版|Archiver|九江九聚网 ( 赣ICP备14005607号-2 )
GMT+8, 2025-7-10 01:54 , Processed in 0.06283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