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庐山四季之景美如斯,白居易亦道“匡庐美景,甲天下山”。庐山南北山公路全线贯通庐山,是开车通往庐山风景名胜区的唯一通道。为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十六字发展方针和“旅游强省”的发展战略,策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庐山”旅游发展战略,唱响“庐山天下悠”品牌,更好地服务来山游客和庐山的经济发展,市公路管理局根据我市城市建设重点工作安排以及打造“绿色、高效、安全、畅通”的自然生态旅游示范公路的要求,顺利完成了对庐山南北山公路全线提升改造,如今去往庐山的路途也让人心旷神怡、倍感舒适。 适时代所需道路升性能 庐山南北山公路起于北山山脚庐山区威家镇,与环庐山公路相交,途经庐山牯岭镇,止于南山山脚庐山茶叶科学研究所通远村,与福银高速庐山南收费站相连,全长47.58公里,号称“百里”,沿线的方竹寺、望江亭、牯岭街、庐林大桥、含鄱口等景点,风景秀美,如珍珠一般镶嵌在公路两侧。 上世纪80年代,电影《庐山恋》的拍摄,使得庐山旅游逐渐红火,慕名而来的游客逐渐增多,交通量呈几何数增长,路况路貌严重下降,砂石路已远远不能满足通行需求。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1990至2000年,庐山南北山公路经过了数次大修改造,从砂石路改造为水泥混凝土、沥青碎石路面。沿线设置石砌安全护墩、安全柱和反光镜,标志标线齐全,建成之后,路面平整、线型优美、绿化良好。但是从前的设计、建设的路面、水沟、防护设施等经过二十多年的变迁,仍然难以承受当前日益增长的交通需要,也越来越不能满足庐山旅游经济发展的需求,对公路的提升改造刻不容缓。 山境奇且险治患以维安 全长47公里的庐山南北山公路,全线弯多路险,路面情况十分复杂。为了保障车辆安全畅通,市公路管理局从水泥路面“白改黑”、安全防护设施、路肩硬化、新建水沟、标识标牌及绿化等方面进行改造,为庐山公路系上“安全带”,给过往车辆安上“安全符”。 在北山公路K8-K23共计15公里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市公路局使用“白改黑”工艺,选用有较强的抗滑能力的新型橡胶沥青路面,其独特的石料级配设计有助路面排水、减少溅水,提高行车安全,减低雨季交通意外发生。 同时,这种材料可以有效降低路面噪音,相当于减低85%交通流量的噪音。其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远优于一般的沥青路面,适应于庐山冬季冰雪、汛期暴雨的气候,使路面更美观耐久,公路行车更舒适、安全。此外,受庐山地理条件的限制,南北公路的车道都是双向两车道,路面宽度6-6.5米,路基宽7-8米,为此,全线土路肩进行了铺筑沥青、花岗石板、砖进行硬化,增加了道路横断面宽度,也美化了公路路容路貌。同时,全线坑洼不平的32769米石质边沟,统一改造为标准化矩形混凝土边沟,增加路基有效宽度,增强排水能力,增加路基有效宽度,保持路基、路面排水通畅,有效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毛主席的《七律·登庐山》中“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描绘了庐山公路近四百多处转弯的险峻景象。山路曲折加大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由于转弯时车速过快冲出车道、追尾、汽车撞上护栏而侧翻等原因发生的交通事故也屡见不鲜。为此,市公路局在原有石砌安全护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公路安全防护,对沿线连续急弯、回头弯道、急弯+陡坡、平面交叉路口等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原有防护能力差且有碍美观的石砌安全护墩进行拆除,设置连体防撞墙、防护墩及波形护栏,与原有的钢筋混凝土连体防撞墙一起,共同构筑了庐山公路的防护线,同时,完善标志、标线、标牌,以提高安全保障,消除公路安全隐患,并且对沿线挡墙进行改建、修复和美化,使其与庐山美景融为一体。除此之外,还在易塌方和发生地质灾害路段新建混凝土挡墙,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防范于未然。 小歇清幽驿沿途赏雅景 相比于侧重对公路进行日常保养与维护的公路道班,修建旅游驿站更加凸显“服务性”,市公路管理局将三公里道班和贝云庵道班改建为公路驿站,能够急游客之所急,解游客之所难,更好地为过往游客和司乘人员提供便利。 同时,庐山南北山公路还增加了服务功能并提升了路域环境。对道班前院重点提升,设计拆除围墙,扩大前院面积,打开中部挡土墙为通道,使道班开放,改造道班原屋顶,把道班升级为公路服务驿站,接受游客和过往司乘人员的求助。增设亭廊,提供休憩场所。增建欧式公共厕所,方便来山居民与游客。三公里道班处补植开花乔木,如樱花等,与方竹寺相呼应,构建美丽的公路旅游环境。沿线种植庐山当地植物皖杜鹃、枫香、大叶紫薇、西府海棠、红叶石楠、苦竹等,营造一路鲜花意境,并对公路原有构造物进行修饰美化。对边坡进行生态防护。 “百里威通达四海,一路美景上庐山”,此次改造项目是对庐山南北山公路时隔二十多年来的一次全面提升改造,彻底改变了近十年来因交通量大幅增加而出现的“大修3、6、9,小修年年有”的局面,全面提高了庐山公路的通行能力、路况水平、安全水平、出行服务水平、公路文明水平,打造“畅、安、舒、美”示范公路的精华版本,为江西绿色交通旅游路做出形体示范,设立的山绮秀景观的最美视角,成为匡庐文化展示的建立生态景观索引。 来源:九江日报 |
广告服务|小黑屋|手机客户端|手机版|Archiver|九江九聚网 ( 赣ICP备14005607号-2 )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GMT+8, 2025-7-10 02:24 , Processed in 0.064285 second(s), 16 queries .
广告服务|小黑屋|手机客户端|手机版|Archiver|九江九聚网 ( 赣ICP备14005607号-2 )
GMT+8, 2025-7-10 02:24 , Processed in 0.06432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