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66岁的王能汉,为瑞昌洪一乡麦良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村民们都亲切喊他“王老汉”,憨厚朴实是大家对他的一致评价。因儿子有智力障碍、媳妇患精神疾病,一对孙子孙女在读小学,生活十分困难,但身体瘦弱的王能汉,却从未向命运低头,在扶贫政策帮助下,凭着毅力和勤劳,扛起整个家庭的希望,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生活不幸 坚强面对 王能汉儿子出生后不久便被诊断为智力障碍,让原本应该幸福的家庭从此蒙上了一层阴影。在儿子3岁时,妻子不堪生活的压力改嫁外地,面对朝不保夕的生活,王能汉感到几乎崩溃和绝望。但骨子里生就一副与命运抗争的硬气,面对现实,他咬咬牙将泪水咽回了肚里。那些年,他总是带着儿子种地、拾柴、洗衣、做饭……其中的酸楚可想而知,但老实执拗的他却也从未向旁人诉说,默默承受着一切。 十年前,在他的张罗下儿子结了婚,虽然媳妇患有精神疾病,但好歹有个新家。很快孙女、孙子相继出生,均十分健康,老汉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暗下决心要将他们好好抚养长大。 家贫志坚 勤劳肯干 因一家大小都需要照顾,王能汉无法外出打工,只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家庭收入十分微薄,生活难以为继。洪一乡党委、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重视并着手帮扶。麦良村帮扶工作组通过本户申请、村民代表评议等程序,将王能汉纳入了村里的精准扶贫户,给予重点帮扶。为尽快助其脱贫,针对王能汉家里实际情况,乡村干部为他家量身制定帮扶措施,并明确帮扶责任人。 3年前,王能汉被安排到洪一乡扶贫产业基地——麦良村桃园务工,每天负责除草、施肥、剪枝及采摘桃子等,因踏实勤劳肯干,基地与他签订了长期用工合同。问及收入,他笑着介绍,“在家门口的基地做事,既可以照顾家庭,每年还能挣6000多元。”由于收入可观,经他推荐,村里其他贫困户也纷纷去桃园务工。 为提高家庭收入,王能汉想到可以利用附近荒山养殖一些牛,但苦于没有本钱投入。了解这一信息后,乡政府为他争取产业项目资金2万元购买牛仔4头,对此王能汉兴奋不已,此后他每天放牛并乐在其中。如今4头牛已繁衍成6头,且各个又肥又壮,王能汉还钻研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养牛技术,谈到如何养牛,不善言辞的他能聊上好久。他还告诉记者:“目前牛肉行情不错,年底出栏一头牛就可获利8000元左右,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脱贫致富 不忘感恩 2017年,洪一乡实现了贫困户光伏和农业产业扶贫全覆盖,像王能汉这样的贫困户每年能获得1000余元的分红。如今,王能汉一年务工和养殖收入将近3万元,儿子在家里打零工有近万元的收入,加上产业分红和低保、残疾补贴、养老保险等政策保障,家庭收入相比以前增加了不少。 今年初,王能汉花了6千元搭建一座牛棚,计划扩大养殖规模,并希望以此带动村里其他贫困户共同脱贫致富。“我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只要勤劳就能脱贫致富,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以后的日子将会越过越红火。”对未来,已经脱贫的王能汉充满信心地说。 |
广告服务|小黑屋|手机客户端|手机版|Archiver|九江九聚网 ( 赣ICP备14005607号-2 )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GMT+8, 2025-7-13 23:26 , Processed in 0.064253 second(s), 16 queries .
广告服务|小黑屋|手机客户端|手机版|Archiver|九江九聚网 ( 赣ICP备14005607号-2 )
GMT+8, 2025-7-13 23:26 , Processed in 0.06428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2001-2013 Comsenz Inc.